摘要: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GPT 作为一种强大的语言模型,在教育教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本文系统探讨了 GPT 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应用,分析全球高校相关实践动态,并以具体课程为例阐述其辅助教学设计流程,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利用 GPT 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。
一、引言
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,GPT 以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教育创新注入新动力。从辅助教学内容生成到支持学术研究,GPT 有望重塑教育生态,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。
二、大模型助力教育教学全球高校实践动态
哈佛大学:2024 年 4 月,该校前瞻性地成立 AI 相关三个工作组,涵盖教与学、研究与学术以及行政与运营领域。教与学工作组由主管学习进步的副教务长 Bharat Anand 领导,聚焦课堂教学创新;研究与学术工作组在主要研究的副教务长 John Shaw 带领下,探索 AI 赋能学术突破路径;行政与运营工作组由副校长兼大学首席信息官 Klara Jelinkova 负责,着眼于优化校园 AI 基础设施与管理流程调整,为 AI 融入教育全方位布局。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:同年 5 月,该校迅速响应技术浪潮,组建教务长人工智能咨询委员会。成员涵盖副校长、首席信息官、首席技术官、助理教务长等多元角色,针对教学方法革新、科研范式转变、校园运营优化、基础设施升级、政策调适以及未来战略规划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,致力于构建 AI 友好型校园生态。
亚利桑那州立大学:2024 年 1 月,与 OpenAI 达成全面战略合作,率先将 ChatGPT 企业版引入课程教学、辅导及研究前沿阵地。至 5 月,作为首个尝鲜 ChatGPT 教育版的高校,持续拓展 AI 应用边界,为学生学习体验升级与教师教学效能提升开辟新径。
佐治亚理工学院:4 月携手英伟达(NVIDIA),斥资打造专门服务教学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中心 AI Makerspace。这一创举打破高端计算资源壁垒,让学生得以触及前沿科技工具,激发创新潜能,助力 AI 人才培养。
北京大学:2 月推出基于 GPT-4 开发的 AI 助教 Brainiac Buddy。凭借个性化、定制化与互动式特性,该助教深度嵌入课堂互动,学生借此预习课程、答疑解惑、构建专属知识库,切实优化教学流程,提升教学效率。
上海交通大学:6 月重磅发布交大 “人工智能 + 教育教学” 行动计划,锚定 “1+12345+N” 建设蓝图,聚焦十大重点任务。计划三年内,以 AI 专业为核心,辐射多学科交叉融合,通过打造 AI 赋能教学平台、数字化教材、实训实践项目等举措,推动 AI 与教育全场景深度融合,培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三、GPT 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
教学前
课程材料准备:教师借助 GPT 精准生成课程大纲,依循教学大纲逻辑,细化作业设计,明确评分标准,确保教学目标可衡量、学习路径清晰化。
教学材料准备:挖掘 GPT 知识整合优势,针对特定知识点,生成多元案例、生动例子,构建严谨逻辑框架,同时灵活编辑教学内容,适配不同学生认知水平。
教学中
学习方式变革:引导学生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互动,通过自主提问探索概念内涵与应用场景,将知识学习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建构,加深理解深度。
学生能力培养重塑:利用 GPT 辅助设计数据分析练习,如回归分析、相关性分析与可视化任务,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数据处理、逻辑分析等高阶能力。
教学后
反馈评估新路径探索:GPT 赋能教师深度剖析学生反馈、考试成绩等教育大数据,精准洞察学习难点与教学薄弱环节,为优化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撑,同时生成多样化评估形式,如个性化小测验,精准检验学习成效。
(一)辅助教学设计
教师基于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画像,驱动 GPT 生成定制化教学方案与教学素材,有机融入前沿知识、趣味案例,丰富课程内涵,提升课堂吸引力,最大化教学效果。
(二)智能答疑与辅导
GPT 凭借先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精准理解学生问题语义,快速提供详细、分步解答,无论是数学难题求解还是理论知识阐释,均能实时响应,助力学生攻克学习障碍,强化知识掌握。
(三)教育资源的生成与推荐
针对不同学科特性与教学需求,GPT 批量产出高质量讲义、分层习题、精准测验,同时结合学生学习轨迹与兴趣偏好,智能推荐拓展阅读、学科前沿资料,拓宽知识视野。
(四)数据分析与评估
在教育研究场景,GPT 深度挖掘学生反馈、考试成绩等海量数据,挖掘隐藏学习规律,为教师提供可视化洞察报告,助力精准施教,同时依需求生成多样化评估工具,如主题测验、知识图谱,全面评估学习成效。
(五)创造性教学
GPT 创意引擎激活创新教学实践,构思情景模拟、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活动,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,培养学生团队协作、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,助力学生适应未来复杂挑战。
(六)学术研究支持
研究人员借助 GPT 高效检索文献、撰写综述,快速获取研究主题全景信息,同时利用生成文本启发新思路,优化研究设计,加速学术产出,推动教育理论前沿拓展。
(七)跨文化教育
身处多元文化交融课堂,GPT 充当智能翻译官与文化桥梁,实时翻译教学资料、阐释文化背景,打破语言隔阂,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,营造包容开放学习氛围。
四、GPT 辅助设计课程教案:以《量化投资策略》为例
创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:教师以全国大学教学创新能力比赛为导向,向 GPT 输入角色设定与课程背景信息,如 “我是某大学《量化投资策略》授课教师,若您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,请结合本课程分享创新教学设计思路”,GPT 基于海量教学案例与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,输出融合项目式学习、案例驱动教学等前沿理念的教学设计框架,引导教师突破传统教学定式,例如引入真实金融市场数据进行模拟投资分析,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量化投资策略的构建与应用。
创新教学的选题:教师下达指令 “结合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热点,兼顾传统投资理论拓展,为《量化投资策略》列出 10 个新颖且具现实意义的选题”,GPT 综合考量课程知识体系与金融市场动态,生成涵盖智能算法优化投资组合、区块链技术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、基于大数据的市场趋势预测等前沿选题,激发学生探究热情,促使他们紧跟行业发展步伐。
课程思政建设:依据课程思政育人要求,教师请求 “结合《量化投资策略》课程,给出 10 条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建议”,GPT 挖掘课程知识蕴含的职业道德、社会责任、风险意识等思政因子,如强调在量化投资中遵循诚信原则、关注投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、培养学生应对市场风险的坚韧品质,助力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教学方案设计:对标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先进性、互动性、探究性与个性化要求,教师提问 “设计 10 个满足大赛要求的《量化投资策略》教学活动”,GPT 构思小组投资竞赛、实地调研金融机构量化投资部门、虚拟交易平台实战演练等多元活动,鼓励学生自主探究,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,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提升对量化投资策略的运用水平。
设计讲义 PPT:教师依据前期教学设计,要求 “以 Markdown 格式输出《量化投资策略》第一节课开场讲义 PPT”,GPT 遵循视觉传达与教学引导原则,生成包含课程导入、学习目标、知识框架等板块的 PPT 文本,教师据此优化视觉呈现,打造吸睛开场,例如在课程导入部分引入知名量化投资成功案例,引发学生兴趣。
讲故事:为引发学生情感共鸣,教师引导 GPT“讲述一个现代量化投资传奇故事,再分享一个金融史上经典的投资典故”,GPT 取材真实金融事件与历史资料,输出蕴含教训与启示的故事文本,如某量化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逆袭、1929 年大萧条前的投资狂热警示,启发学生思考量化投资的机遇与风险。
课程学习资源:教师寻求拓展学习资料支持时,GPT 依据课程关键词检索金融学术数据库、专业财经网站、行业研究报告等,推荐权威金融学期刊论文、知名投资专家博客文章、量化投资培训视频等多元资源,如《金融研究》上的前沿量化投资研究成果、巴菲特关于投资理念的分享视频,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素材库。
作业题目:教师指令 GPT“为《量化投资策略》课程设计 10 个分层作业题目”,GPT 结合课程重难点与认知层次,生成涵盖基础知识巩固、案例分析、实践操作等类型作业,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,强化知识应用,比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算法对某一股票组合进行风险评估,或者分析经典量化投资案例中的策略优劣。
某个知识点的教案设计(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例):金融教师提出 “请撰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完整教学设计,融入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”,GPT 规划从理论背景引入、模型公式推导、互动案例分析到实际应用拓展的教学流程,设计小组讨论模型假设合理性、模拟市场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等互动环节,点燃学生对金融模型学习的热情,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量化投资中的核心地位。
五、结论与展望
GPT 作为教育变革新引擎,已在全球高校与教学实践中初显成效,从优化教学设计到丰富教学资源,全方位赋能教育现代化进程。然而,技术应用亦伴生数据隐私、过度依赖等挑战。未来,需学界、业界携手,深化技术融合教育机理研究,构建伦理规范与监管体系,确保 GPT 在教育领域稳健、可持续发展,为培育创新人才、构建学习型社会筑牢根基。
评论 (0)